汉服美女抽烟(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)

作者: 时间:2024-06-10 06:44:50 阅读:

#俄罗斯工作##国际汉语教师##教汉语##跨国婚姻#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847位真人故事

“这是什么中国功夫?外国人也能学得那么溜?”

一列从索契开往萨拉托夫的火车上,过道里三个穿着白色中式练功服,金发碧眼的俄罗斯青年引来了车厢乘客的围观。

他们一字排开,先是扎紧马步,然后左右开弓,两手托天,摇头摆尾,一招一式飘逸灵动。

我是90后女孩吞吞@吞吞中俄录。我在俄罗斯的一个偏僻小城教汉语5年了。

这些孩子是我的学生,他们练的“中国功夫”,是我国传承千年的健身功法——八段锦。

我不仅教老外学生汉语,还教他们八段锦、毛笔字,让他们爱上汉服。

我的俄罗斯老公对中国文化的熟悉丝毫不亚于我。他会八段锦,会中国太极,还拿过欧亚国家中文书法大赛一等奖。

对中国文化的痴迷,让我们走到了一起。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我和我的“中国通”先生)

我是一个看起来很善于交际、开朗活泼,其实有点隐藏社恐的女孩。

我的家乡西安,是唐朝诗人李白笔下的“长安”。我从小就喜欢传统文化,总是爱做“梦回大唐”的白日梦。

上幼儿园时,别的小朋友都在玩玩具,我就在一旁自顾自地背三字经。

中学时,别的同学都在听周杰伦,我听的却是昆曲、京剧等等各种地方戏。我对CCTV-11戏曲频道情有独钟,还常去参加票友会。

我还练习书法、跳古典舞、吹奏葫芦丝和埙,还写国风歌曲。

因为喜欢汉服,在中学时我还加入了陕西汉服社。

那时候国风还不像现在那么盛行。每每穿着汉服走在路上,我都会被当成是演员或者外国人。

就这样,我一路带着对国风的热忱,念到了大学。

大学本科时,因为成绩优异,我有幸获得了公派赴俄留学的机会,来到了俄罗斯小城萨拉托夫。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我在俄罗斯汉服出街)

萨拉托夫虽然不似莫斯科、圣彼得堡那般繁华,但这里有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,有欧洲第二大跨河长桥,还有善意友好的人们。

这里的人心地淳朴,还保留着苏联时期遗留下的对中国的真挚情感。

很多人家里还珍藏着祖辈们和中国笔友的来往信件,尽管他们看不懂,但为了这份友情和念想,不舍得扔掉。

留学期间,我收到了很多俄罗斯人的善意和不计回报的帮助。

国际生宿舍的宿管大妈人特别亲和。

刚开始我的俄语口语不好,她很耐心地主动教我,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读给我听。

看到我心情不好,她拿出各种零食给我吃,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开解我。我们学校的国际部副校长也很照顾我。

只要学校有活动,他都会想着邀请我这个中国留学生去参加。活动结束他都会郑重地感谢我。

他还举荐我参加州级活动的翻译工作,让我获得了州长的感谢信。

他没有领导的架子 ,会亲自开车接送我们去参加活动,回到宿舍还绅士地帮我们把大包小包放到电梯。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我在萨拉托夫大学参加活动)

不知不觉中,我喜欢上了这片土地,甚至想着,自己以后应该可以做点什么来回报这里善良的人们。

不过,尽管如此,当时的我也并未打算留在这里,直到一个俄罗斯男人的出现,才就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。

大四时,我在萨拉托夫大学实习教汉语。一次课上,一个儒雅的俄罗斯男人引起了我的注意。

学语音的时候,我发现他的读音很标准,不像是零基础,这在我的学生中并不多见。

课后,他拿着一大本关于“物理汉语”的材料找到我。我才知道,原来他是这所大学里的物理教授,研究汉语完全是他的业余爱好。

他喜爱中国武术和哲学,从高中开始学武术,博士以后又学了太极。而且他的太极拳老师就是一个中国人。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2013年,我先生在萨拉托夫国立大学讲汉字课)

不过,研习武术、哲学,翻译版多少会词不达意,所以他就想学会汉语,好直接读原文。

当他就转去研究古代汉语和汉字时,立刻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深深折服了。

初次见面,他讲起孙子兵法、汉字六书如数家珍,他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执着令我动容。共同的爱好和目标,让彼此萌生了许多好感。

2017年1月,我实习结束后回了国。我和他保持着频繁地联系,感情逐渐升温。

6月,我赴加拿大攻读硕士,为期2年。在此期间,他和我求了婚,我们开启了跨国恋。

相隔虽远,但我们把对彼此的思念化作动力,各自努力着。我在加拿大研究我的汉语言教学,他在萨拉托夫研究他的物理汉语。

在研究中我渐渐发现,在北美,很多人对汉语的学习热情,都远远不及俄罗斯人。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2015年,我先生在萨拉托夫国立大学教研室)

在加拿大,我常常受到歧视。这与在俄罗斯萨拉托夫受到的待遇天差地别,给我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落差感。

有一次我拿着一杯咖啡走在路上,身后突然传来很凶狠的声音,有人朝我喊了一声:“嘿!”

我回头一看,一个搂着女朋友的长发男子,恶狠狠地盯着我说了句:“亚洲人不配喝咖啡!”

当时周围没有人,那个人看起来不是善茬,我也不敢硬刚,心里既生气又害怕,就假装没听见,甩开了他们。

而且,我的白人同事也会排挤我。

每次我说话,大家会故意冷场。有一个同事还曾一脸看不起地跟我说:“我听不懂你的中国口音。”

其实我的英文交流完全没有问题,他不是听不懂,是看不起。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2017年,先生在欧亚国家中文书法大赛获一等奖)

2019年,我硕士毕业回国,我先生从俄罗斯来到中国,和我领证结婚。于是,我萌生了到萨拉托夫的想法。

虽然我先生完全可以来中国发展,我们留在国内也要好过那么偏远的异国。不过,我最终还是决定去。我要到那里教汉语。

对我的决定,先生也很支持。他觉得传承中国文化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。

不久后,我就随先生回到了萨拉托夫,在曾经留学的萨拉托夫国立大学教汉语。

那时候的我满腔热忱,一心要把汉语教学做好。不过,事实证明,这条路并不容易,而且处处充满了挑战。

与这片土地阔别多年,刚一回来我就发现,这里的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“日韩流”比我离开时,不知壮大了多少倍。

很多俄罗斯的年轻人都开始哈韩、哈日,他们的书包上大多都戴着韩国爱豆的徽章,书店里卖的也都是各种偶像团体的画册。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2018年我俩在莫斯科阿尔巴特大街)

鉴于此,我突然产生了莫大的危机感和使命感。

我主要负责大二、大三的课。在教学过程中,我没有照本宣科,而是独立编写了全部课程材料、PPT,并加入了很多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知识,来输出我国文化。

然而,尽管依托中国文化的汉语课更地道,也更有韵味,但汉语学习本身的困难,还是足够让学习者挠头。

由于近年来的“汉语热”,别的语言课程一个班也就6个人,我今年开学第一节课,课堂就将近50人,拥挤的座位简直让人梦回高中。

然而,没过多久,三分钟热度就熄灭了。前几节语音课的形式还是一片大好。可是一讲到汉字,一大半的学生都跑掉了。

原来,很多人觉得汉语就像英语、德语一样简单,学了字母,再随便学学,就可以听说读写了。没想到汉字完全是另一个维度。

需要不断练习,才能记住每个字的长相,需要十足的耐心,才能把每个字写得好看。所以,很多人新鲜劲一过,就半途而废了。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我和先生在萨拉托夫跨河大桥前)

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,我教他们唱网红歌曲《生僻字》,让学生们一边唱,一边记忆。

没想到果然很奏效。无论是“魑魅魍魉”还是“火炎焱燚”,金发碧眼的学生们都能准确说出它的读音。

说实话,想把他们教好真心不容易。

很多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,有些人动辄会好几门外语。

学韵母ü的发音时,会德语或土耳其语的学生就会问,这个发音和这两种语言里这个字母发音有什么区别?

这时候,如果你不懂得他的语言,就很难讲清楚。

为了答疑解惑,我只能去学习其他几种语言,以便从语言学的角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解答。

迄今为止,我自学了德语、韩语、西班牙语、土耳其语、印尼语、意大利语等6种语言,尽管每一门都不够深入,不过日常教学应该够用了。

另外,对于我们汉语母语者来说,语法、语调都是自然而然的事。但对于外国学生却如临大敌。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2019年在西安拍结婚照)

“见面”和“见个面”,“个”字为什么要加在中间?四个声调如何高上去低下来?

看着他们一脸懵圈的样子,我要用他们的母语,更浅显易懂的解释,才能化解他们心中的疑团。

我结合口腔练习技巧,帮助他们发音;还自制了音频视频教程,让他们自主练习发音。

多管齐下的方法立竿见影,很多学生都觉得跟着我的声音读,很多发音就变得容易很多。

很多学生本来觉得汉语发音并不好听,上完我的课才发现,原来汉语可以这么美。

学生们对于中文的喜欢,总是让我发自内心的感动。

然而,小有成绩的我并不满足,我要让国风文化走出课堂、走出校园、走进更多的俄罗斯人心里。

2023年3月,我组织同事和学生,举办了萨拉托夫国立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个“中国文化日”。

一系列论语名言的海报营造氛围,我身着汉服展示中国舞、唱国风歌曲,还设计了一个汉服拍照体验角。

从那以后,我的老外学生喜欢上了汉服。他们不只穿汉服,还仔细研究汉服的朝代和形制。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2021年新年在俄罗斯堆雪人)

此外,我还在课下教学生们练八段锦、写毛笔字、做缠花,硬生生地让一群外国人入了国风的“坑”。被我们的院主任称为“萨拉托夫之星”。

毛笔字是我的童子功,学生们很感兴趣。一撇一捺中,他们不仅感知了传统书法的韵味,也多认识了不少汉字。

八段锦是和我先生学的,共8式,我先生教了我前4式,我找了各种材料,自学了整个套路。

疫情期间为了增强体魄,我开始频繁练习,没想到在今年的校外语言夏令营中,刚好用上。

八段锦只有8式,动作易记,见效快,还有口诀,既可以让他们体验动作,又可体验说汉语。

夏令营一共10天,这些零基础的洋孩子们,仅用了4天就记住了所有口诀和动作,很多人还因此上了瘾。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在萨拉托夫国立大学讲汉语课)

除了夏令营每天自觉早起练习,在回程的火车上,在卧铺的过道、在洗手间的旁边都在练习。可见这波“中国功夫”的文化输出后劲不小。

另外,我还教学生们缠花。我照片中戴的缠花发冠,就是我纯手工做的。500多片的花瓣,我陆陆续续缠了半年。

去年4月份,我还参加了一个手工展销会,带去了几十个亲手做的各件国风配饰,吸引了很多外国友人驻足。

为了强化身份认知,我平时都穿汉服。

自带行走的中国风元素,经常会被人夸赞,我就趁机普及汉服知识。现在,就连学校的门房都知道,我穿的是中式衣服。

一次,我和朋友在索契山里拍照。

一个俄罗斯大叔在对面钓鱼,远远地看见我穿的衣服不一般,就向我隔空喊话:“您是哪国人?”我回答他:“我是中国人!”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2022年夏,孩子们在体验汉语小课堂)

一听是中国人,他不顾脚下湿滑的石块,立刻从河对面跑过来,非常激动地和我握手。忙不迭地告诉我,他喜欢中国、喜欢汉语,中国很了不起。

现在想起他向我奔过来,满脸欣喜的样子,还是很感动。

几年前,会有人把我认成是韩国人、日本人。而今年国庆出街,很多人都知道我穿的是汉服,还围着我照相。

有个女生跟我合影后,对我说:“我姥姥特别爱中国,我也很喜欢中国。”还有个女生跟我告别后,还专门跑回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,让我感动不已。

每逢重大节日,我都会穿汉服出街。每到中国的传统节日,我还会做中式节令美食给学生们吃。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我在“中国文化日”演唱汉语歌曲)

今年3月的“中国文化日”,我做了桂花绿豆糕,让他们尝尝什么叫中国不太甜的甜食。中秋赶上国庆,我又做了冰皮月饼。

老外学生没有尝试过桂花和糯米,觉得这个味道很惊艳。而且冰皮月饼里的红豆馅,也让他们很着迷,不过他们还是觉得,用豆子做馅是件很可怕的事。

因为所在院系不同,我和我先生各有各的汉语课,文化宣传也各有不同。

从2010年俄罗斯的“汉语年”开始,他陆续在各种报纸、杂志上发表有关汉语学习和中国文化的文章,并自成体系。

此外,他独创的“物理汉语”,让理科生在学习书面汉语时,事半功倍。

在任教的大学里,他还义务开设物理汉语课,到圣彼得堡的一所大学做汉语讲座,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分享他的物理汉语教学法,吸引了当地不少汉学家的关注。

他总说:“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”让更多的人看到中文的美、中国哲学的智慧,让彼此少些误解、增进友情,就是成人之美。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在萨拉托夫和中俄学生一起体验汉服,学生穿的汉服都是我自费买的)

来俄罗斯生活了这么多年,我早已融入了这片土地,也更了解这里的风土与人情。

人们总以为,俄罗斯人肯定顿顿吃西餐、牛排。其实,天天吃牛排的是西欧人。

俄罗斯的主食以各种面包、馅饼、土豆为主。也会有猪肉、牛肉等肉类。

不过,这几年疫情的原因加上国际局势的变化,俄罗斯的物价一直在涨,肉类不便宜。牛肉70多人民币一公斤,猪肉大概50多一公斤。对于工资微薄的我来说,算是天价了。

俄罗斯的冬天特别冷,人也消化得特别快。我是一个“锅碗分不开”的西北人,俄餐的分量太小,我吃三人份的量才能吃饱。

我和我先生过年的时候,一起包饺子看春晚。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在俄罗斯宣传中国传统文化“毛笔字”)

不少人对俄罗斯天然地带着“不修边幅”“战斗民族”“嗜酒如命”等等的标签。

其实俄罗斯人很有腔调。女生人人化妆、做美甲,男生大多西装革履。

我见过好几个俄罗斯女生,美得仿佛从油画里走出来。我还见过长得像小李子的小学生、像卷福的小伙。真是赏心悦目,在那里生活一年都找不出来3个丑的。

俄罗斯人并不是大家公认的“战斗民族”。真实的俄罗斯人很慢热,很多人都很社恐,说句话都会脸红。我跟俄罗斯学生熟络起来,一般需要一年的时间。

并不是所有的俄罗斯人都爱喝酒。我认识的俄罗斯男生,基本没有嗜酒如命的,抽烟的也不多。他们都很绅士,也很重视女性。我每次上火车、下地铁,都会有路过的男士主动帮忙拎行李。

而且,俄罗斯非常重视妇女节。男同事在这一天是要给所有女同事送花的,男生也会给所有女生送礼物。

希望大家不再拘泥于战斗民族的刻板印象,去客观地了解我们的朋友。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我在西安广仁寺)

因为疫情,我四年都没有回国。直到今年五月份,我才再次回去。与祖国阔别4年,心里特别激动。

在北京转机时,祖国的温暖扑面而来,国航地勤小哥哥的一句“欢迎回来”,直接让我破大防!

除此以外,国内一如既往的日新月异也让我目不暇接。

西安变成了超级火爆的网红旅游城市,让我这个本地人都不太敢出门。我走的时候,西安只有3条地铁线,这次回去已经多达14条。

我就像是一个老土,买个面条竟找不到自己的付款码,骑完共享单车不知道怎么上锁。用了几个月的时间,才学会了各种很多技能。

国内生活真的太便利了,这背后是祖国的强大,更是无数国人的努力付出,心里既感动又骄傲。

我顿时理解,为什么会有人在离开祖国时,抓一把故土带在身上;为什么会有人跪在地上亲吻祖国的土地。那种对祖国的眷恋,如何表达都不为过。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在西安城楼)

如今我和先生依旧在俄罗斯从事着与中文有关的工作。未来,我们还会在中国文化宣传的领域继续努力。

尽管,所有的文化宣传行为都是我们自费在做,以我微薄的收入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。

但无论如何,我都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,保持本心,为中国文化宣传尽一点绵薄之力。

我相信,中国文化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所了解和熟知,他们也终将和我们一样,深情地爱上这片土地。

我,90后西安姑娘,在俄罗斯教汉语,穿汉服出街,被围观拍照拥抱

(欢迎关注本文主人公)


【口述:吞吞】

【编辑:Sarah萱草悠悠】

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,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,而且,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!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,请关注我们吧!@真实人物采访

(*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,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。本账号友情提醒: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,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