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美女用刑的游戏(打瓦:《山东民俗志》记载的儿童游戏之九)

作者: 时间:2024-06-10 06:17:14 阅读:
打瓦:《山东民俗志》记载的儿童游戏之九

打瓦又称“打阎王”“打官瓦”“打观音鼻子”等,流行于山东各地。打瓦历史悠久,清代蒲松龄《聊斋俚曲·磨难曲》有“长街打瓦,踢毽罚毛”之句。这一游戏一年四季皆可进行,参与者多为男孩。所用“瓦”要坚实耐打,多用硬石片、瓦片,也有用厚约一厘米铁片的。

打瓦多在广场或宽阔的大街上进行,多为五六个儿童一起玩。开始前,先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十余米的平行线,一条为基准线,另一条线则按要求摆四块砖头供击打。这四块砖头各有名称:中间的一块叫“鼻子”,它两侧的叫“耳朵”,“鼻子”后面的一块叫“阎王”。众儿童按先后顺序各用手中的瓦掷打前面的砖头。掷中阎王者便是这局游戏的“神仙”;如果不能打中阎王而打中鼻子或耳朵的,也算胜利,但是不能当神仙;如果任何目标都打不中,则必须听从神仙的命令,让打中鼻子和耳朵的儿童扭住自己的耳朵,在头上弹几下以示惩罚。

打瓦:《山东民俗志》记载的儿童游戏之九

有些当上神仙的男孩喜欢恶作剧,让打中鼻子和耳朵的儿童继续扭住受罚者的耳朵,唱道:“打铜鼓,吹洋号,问问神仙饶不饶?”神仙会说:“不饶。叫他再学狗叫。”此时受罚者只得遵命学狗叫,否则便是犯规。胶州一带民谣则是:“打金鼓,骂金鞭,问问阎王打几天?”阎王说:“打三天。”即再打三下。若说:“打金鼓,骂金桥,问问阎王饶不饶?”阎王说:“饶了!”即作罢。但是,这种惩罚不能超过三次。惩罚后,摆好砖头,重新玩打瓦游戏。

打官瓦流行于鲁西南,与打瓦相似,但富有历史文化韵味。游戏开始前,将三块砖竖立摆成“品”字形,前边的两块为衙役,后边的一块为官。如果参加者多,要在官后边再摆放几块砖称为二官、三官。摆好了以后,在前方十几米处画一条横线为界,在衙役前一米处画一条横线为家门。参加游戏者决出先后顺序后依次打瓦。打倒官者为官,打倒衙役者为衙役,没有打中的则是犯人。犯人要自动站在两衙役中间,背朝官站着。官开始发话用刑(轻打、重打)。衙役打犯人时,边打边唱:“杨家林,黑咕咚,骑着马,驾着鹰。鞭杆儿,钻眼儿,红花儿,捞菜儿,吱哽吱哽对来。”衙役们说到“对来”时,各伸一个手指,如果伸的手指相同就不打了,若不同,则继续打,直到对上为止。大官用完刑,二官、三官依次发话用刑。用刑完毕,游戏再重新开始。

打瓦:《山东民俗志》记载的儿童游戏之九

流行于胶东一带的打观音鼻子(也叫打丧门神)是打瓦的另一种形式。

游戏人数以4~8人为宜,多选择广场为游戏场地。在广场中立一块大石板作观音鼻子,两旁分别立一块小石板为耳朵,前面则立两块石板为胳膊,后面再立两块石板为腿,这样就摆出了一个观音。先由一名儿童在观音前画一条横线,然后众儿童站在横线上背对着观音,各手持一块厚石片(“瓦”)向前扔去,谁的瓦扔得远,谁就优先选目标。打观音鼻子时,众儿童必须站在自己扔出的瓦落地之处击打。以参加游戏人数八人为例,如果前面七名儿童都打倒了自己选择的目标,最后一个儿童没有目标可打,此儿童便是丧门神。此时,七名儿童便开始打丧门神的下一轮游戏(也叫“打锣鼓家什”)。这时,那个打倒观音鼻子的儿童,把瓦放在脚背上用力一踢,然后背起丧门神朝瓦落的地方走去,其他儿童揪住丧门神打其屁股,边打边喊:“铜鼓,铁瓢,二百五,要不要?”如那个打倒观音鼻子的儿童说:“要。”大家便继续打,直到丧门神告饶为止,或者等那个儿童背着丧门神走到瓦的落地处为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