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美女催(杀疯朋友圈的闻神,到底是什么梗?)

作者: 时间:2024-06-04 12:48:18 阅读:

朋友圈杀疯了,一个叫闻会军的大叔,成为年轻人新的神。

70后的皮囊,00后的思想。

他甚至比年轻人还懂如何在互联网上造梗。

他有三个抖音号:

早上驾校教练利安闻:负责给逆子挣学费。
9个学员考试8个考过了,唯一没过的是他儿子

中午跳舞闻神:负责搞笑,《科目三》跳得很专业。

晚上闻会军,简直是移动的emo文案库,负责深情。

一人分饰三角,简直是打工人的神。

网友是如此评价闻神:

他是一个比较有趣的人,平常我们所见的中年人,都感觉有代沟,但他就没有,中午闻神丝滑摇摆的舞姿比较有意思,晚上又是一个emo的闻会军a,比较符合现在年轻人白天疯癫,晚上emo的心理,而他现在发的作品就像以后年轻人老了之后发的作品,所以现在很多朋友圈就发他的的照片,再配一句文案,开始跟风整活。

可谓是:

没有叔的微信,但是微信都是叔。闻神出场,emo全场!


杀疯朋友圈的闻神,到底是什么梗?

闻神现象的出现,是一场普通人的情绪自救。

闻叔写的情绪文案戳中年轻人的心。

“我这一生如履薄冰。”

“岁月总是亏欠那些记忆力好,却又偏偏念旧的人。”

千千万万普通网友的跟风分享,用闻叔的照片,抄闻叔的文案,说自己的心事,小小的声音成为汇聚的潮流。

杀疯朋友圈的闻神,到底是什么梗?

印象中的中年男人,带着刻板印象,无聊油腻,大腹便便,毫无生气。

『我不喜欢他们,他们身上有太多中国中年男人的无趣、不坦诚、精明狡猾,缺乏想象力和没有幽默感。』

闻神的出现,成功为中年男人扳回一局。

从“于文亮精神”的爆火到塌房,再到如今的闻神刷屏朋友圈。

自我表达,随心所欲、尽情发疯、勇于发泄,年轻人似乎过得太压抑了,以至于只要有一点点的甜,就可以把他们充满。

每一次符号浪潮的涌动,都是一次聚焦平凡人的情绪出口。

在闻神之前,有于文亮、张万森、有周游,还有张有志。

在那些被发布的故事中,看到了那些消失了太久的平凡时刻。

杀疯朋友圈的闻神,到底是什么梗?

“张有志本科毕业在咖啡店打工,本以为是个治愈工作,但是不光被老板顾客催,还被父母催。”

正如社会第一课,接受自己的平庸。

闻神也传达了一种新的观念:每一个真实的自己都是独特且鲜活的。

他让我们看到了平凡却积极向上、emo却常带微笑的自己。


杀疯朋友圈的闻神,到底是什么梗?

个体崛起的时代,普通人也可以一夜爆红。

无数年轻人在短视频赛道上,一路狂奔。而在一群大长腿,顶级颜值中,杀出重围的闻神,也成了年轻人的新偶像。

玩短视频,闻神是有点天赋在身上的。三个账号,清晰定位,面对不同的人群,把「七情六欲」做成了一门流量生意,通过平台的放大作用,辐射到了全网。

天然的刚需,天然具有黏性。

闻神用亲生经历开了一个好头:勇敢地记录自己的生活,分享自己的故事。

如果一个账号不够火,那就整3个账号。一天二十四小时,他却过着三种人生。

在这个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,捧红一个人轻而易举。爆火全网的其实不是闻神,而是普通人希冀记录美好生活的风向。

可以喜欢,可以追捧,但不能迷失自己。

下一步,不管是资本还是闻神,多半会利用流量和话题开始变现。这种蛊惑,没几个人扛得住。这时,曾经普通的闻神就不再普通,屠龙的少年会变成恶龙,就像“普通人于文亮”会变成“圈钱于文亮”。

然后,平台和大数据,会再去寻找下一个闻神,周而复始。

流量天降的背后,是那些藏在评论区里普通人的故事。处在压力和焦虑中的人们,迫切地想寻找出口。

在这个造神的年代,做闻神简单,做自己最难。

让我们都再勇敢一些,再真实一点。

#头条创作挑战赛#